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十白話說明 (上)

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十白話說明

(原經文)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銷滅寤寐恒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麁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河山如鏡鑑明,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
本段經文意思)
又那些修習三摩提()—禪定(梵語三摩地,華言等持,又云正心行處。謂眾生心行,從無始來,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則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動也。)的信佛聞法的善男子(佛稱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想陰(想即思想之義。謂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合積聚,故名想蘊。(六想者,謂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著香想香、著味想味、著觸想觸、著法想法。))滅盡的人。這人平常沒有夢與想念了,醒著時和睡著時,都是一樣恆常沒有夢想。覺性靈明的心識,恬淡寂靜,就好像那萬里無雲的晴空一樣明淨。不再有那些麤重的六識,於顯識中,分別前五塵好惡等相,所殘留下來影子的遮障。觀照一切世間大地山河,就好像明鏡映照物相,一樣的清楚明白,來甚麼境相,就顯甚麼境相,境相過去了,不會留下任何一點蹤跡,也不會有任何境相,會沾黏在鏡子裡,虛妄的承受,也虛妄的映照顯示出境相來。那些迷惑蒙蔽真心的過往的習性,滅盡了。那唯一精明真心——諸法生生滅滅,的根本源頭,就此被顯露了出來。觀照所有十方世界十二類(有卵生,濕生,胎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謂之十二類)眾生,窮盡完整的觀照每一類眾生之後,雖然未能通達各類眾生,生命的根本緣由與頭緒。也尚未觀見這十二類眾生生機的共同根源。但這好像原野上遠方野馬群躍動不停的影子般,又像火焰閃耀不停,清明擾動著的心識。這就是為四個(眼、耳、鼻、舌)浮塵根(浮根又曰扶塵根。五根有二種,在內正有發識取境之用者,名為勝義根。眼之如葡萄,耳之如卷葉,外形謂為浮根扶根或扶塵根。浮者浮虛不實之義也)的最究竟重要的機關巢穴。這就取名為行陰(行即遷流造作之義。謂因意識思想諸塵,造作善惡諸行,和合積聚,故名行蘊)所覆蓋的區域範圍。若是讓這些清明擾動,如火焰般閃耀跳動不停,的本元心識。能回歸契入根本元心元本的清澄明淨中,把原來在本元心上的一切習性。像大海水表面上的波浪一樣,息滅靜止了,本元心清澄明淨了,這就取名行陰滅盡了。這個行陰滅盡的人,就能超越脫離眾生劫濁(劫濁時之眾生為見濁煩惱濁之結果,人間之果報漸衰,心鈍體弱,苦多福少也)時,的一切煩惱。觀照行陰的緣由,是以幽密隱晦的虛妄想相(幽隱妄想者,即行陰也。謂眾生一期色身,生化之理,自幼至衰,無暫停息,運運密移,體遷無覺。經云: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來作為他的根本,而建立形成的。

註:【五蘊】【想蘊】【行蘊】【浮根】【四塵】【幽隱妄想】
【五蘊】
﹝出大乘廣五蘊論﹞
蘊者,積聚之義。謂眾生由此五法積聚成身,復因此身積聚有為煩惱等法,能受無量生死也。亦名五陰者,陰即蓋覆之義,謂能蓋覆真性也。翻譯名義云:積集有為,蓋覆真性。是也。
〔一、色蘊〕,色即質礙之義。謂眼、耳、鼻、舌、身諸根和合積聚,故名色蘊。
〔二、受蘊〕,受即領納之義。謂六識與六塵相應,而有六受,和合積聚,故名受蘊。(六識、六塵、六受者,眼識受色塵,耳識受聲塵,鼻識受香塵,舌識受味塵,身識受觸塵,意識受法塵也。)
〔三、想蘊〕,想即思想之義。謂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合積聚,故名想蘊。(六想者,謂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著香想香、著味想味、著觸想觸、著法想法也。)
〔四、行蘊〕,行即遷流造作之義。謂因意識思想諸塵,造作善惡諸行,和合積聚,故名行蘊。
〔五、識蘊〕,識即了別之義。謂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之識,於諸塵境上,照了分別,和合積聚,故名識蘊。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想蘊】
想即思想之義。謂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合積聚,故名想蘊。(六想者,謂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著香想香、著味想味、著觸想觸、著法想法也。)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行蘊】
(術語)造作於有為法之因緣遷流於三世,謂之行。此中除色受想識四者,其他之有為法,名行蘊。五蘊之一。蘊者積集之義,是亦有為法之通名也。俱舍論一曰:「四餘為行蘊。」頌疏一曰:「四者謂色受想識,除四蘊外,諸餘心所有四十四及十四不想應,此五十八法是四蘊餘,總名行蘊。造作遷流二義名行,據此義邊,色等五蘊,俱合名行。謂由行蘊攝法多故,偏得行名。」俱舍光記一之餘曰:「問:若於造作,或約遷流,餘四蘊亦名為行,何故行蘊獨得行名?解云:其餘四蘊雖亦名行,攝行少故,各受別名。行蘊攝行多故,故得行名。」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十二類生】
﹝出楞嚴經﹞
謂諸有情,由顛倒妄想,起惑造業,隨業感報,各各不同,故有十二類也。
〔一、卵生〕,卵生者,從殼而出生也。謂此類有情,因虛妄顛倒之惑,起飛沉亂想之業,惑業和合,故感此生之報,即魚鳥龜蛇之類是也。(飛沉者,若想念浮舉,則為飛禽;若情念沉重,報為魚蛇之類也。)
〔二、胎生〕,胎生者,從胞胎而出生也。謂此類有情,因愛欲雜染之惑,起橫、豎亂想之業,惑業相滋,故感此生之報,即人畜龍仙之類是也。(橫、豎者,人身豎,而畜生橫也。因行正道,得為人類,故身豎;因行邪道,感生畜類,故身橫也。)
〔三、濕生〕,濕生者,從濕處而受生也。謂此類有情,因顛倒執著之惑,起翻覆亂想之業,惑業和合,故感此生之報,即含蠢蠕動之類是也。(翻覆即飛伏也。因違義背信,翻覆任情,遂感蠢蠕飛伏之類也。)
〔四、化生〕,化生者,無而忽有也。又離此舊形,易彼新質,為化生也。謂此類有情,因顛倒變易之惑,起捨故取新亂想之業,惑業和合,故感此生之報,即轉蛻飛行之類是也。(轉蛻飛行者,如蠶蛻形為蛾,如雀化蛤之類。)
〔五、有色〕,有色者,有形礙明顯之色也。謂此類有情,因顛倒障礙之惑,起精耀亂想之業,惑業顯著,故感此生之報,即休咎精明之類是也。(休咎精明者,如星辰,吉者為休,凶者為咎;爝火蚌珠,皆精明之類,爝火即螢火也。)
〔六、無色〕,無色者,無有形色也。謂此類有情,因顛倒銷散之惑,起陰隱亂想之業。惑業暗昧,故感此生之報,即空散銷沉之類是也。(空散銷沉者,色盡心亡,猒空絕想,沉冥幽隱,即無色界外道之類是也。)
〔七、有想〕,有想者,從憶想所生也。謂此類有情,因顛倒罔象之惑,起潛結亂想之業,惑業和合,故感此生之報。即神鬼精靈之類是也。(罔象者,似有似無也。潛結者,潛即隱伏,結即凝滯也。)
〔八、無想〕,無想者,想心昏迷,無所覺了也。謂此類有情,因頑鈍愚癡之惑,起枯槁亂想之業,惑業和合,故感此生之報,即精神化為土木金石之類是也。(精神化為土木金石者,如華表生精,如黃頭外道化為石是也。)
〔九、非有色〕,非有色者,謂雖有形色,而假他所成也。謂此類有情,因虛偽相待之惑,起因依亂想之業,惑業相染,故感非有色相成色之報,即水母以蝦為目之類是也。(非有色相成色者,如水母本無自類之色相,故曰非有色相,以水沫為身,以蝦為目,故曰成色也。)
〔十、非無色〕,非無色者,因聲呼召而能成形也。謂此類有情,因相引妄性顛倒之惑,起呼召亂想之業,惑業相附,故感非無色相無色之報,即咒詛厭生之類是也。(非無色相無色者,如蝦蟆等,從自類生,不假他成,故曰非無色相,藉聲得生,故曰無色。咒詛猒生者,咒詛亦呼召耳,猒即禱也,如蝦蟆以聲附卵,然後生長,非聲則壞;又孔雀,雌者聞雄者鳴,即有娠,生雛,此等物類,若由厭禱而生也。)
〔十一、非有想〕,非有想者,謂借他之身以成自類也。謂此類有情,因誣罔顛倒之惑,起回互亂想之業,惑業和合,故感非有想相成想之報,即蒲盧等異質相成之類是也。(誣罔即誑惑也,回互猶轉換也。蒲盧,蜾羸也,取青蟲以為己子,乃誣罔回互之義也。非有想相成想者,如青蟲,非蒲盧之類,故曰非有想相而能成己之子,故曰成想也。)
〔十二、非無想〕,非無想者,謂雖親而成怨害也。謂此類有情,因怨恨顛倒之惑,起殺害妄想之業。惑業和合,故感非無想相無想之報,即土梟等,附塊為兒;及破鏡鳥,以毒樹果,抱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類是也。(非無想相無想者,父母有愛,故曰非無想相;後時成大,父母遭食,故曰無想也。土梟,食母鳥也;破鏡,食父獸也,形如貙而虎眼。今云鳥者,恐譯誤耳。)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浮根】
(術語)又曰扶塵根。五根有二種,在內正有發識取境之用者,名為勝義根。眼之如葡萄,耳之如卷葉,外形謂為浮根扶根或扶塵根。浮者浮虛不實之義也。楞嚴經一曰:「我觀此浮根四塵祇在我面。」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四塵】
 (名數)色香味觸也。凡色法以地水火風之四大種為能造,依之而造五根五境之色。即能造之四大與所造之十色皆為實色也。於此實色中以色香味觸之四法,造山河草木等外器之法,是謂之四塵所造,無單一色塵乃至觸之物體也(聲有無不定故不言之)。小乘有部宗立之為微聚之實法,大乘之唯識則立之為和合之假色。又眾生內身之根處,其扶塵根亦四塵所成者也。其勝義根雖為觸境所攝之四大所成,然無色香味之和合,故惟為能造之四大與眼根,乃至能造之四大與身根而巳。但小乘有部宗之五根據九事俱生或十事俱生之義,謂勝義之五根,亦為四塵所成也。見百法問答鈔一。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眾生濁】
四、眾生濁,劫濁時之眾生為見濁煩惱濁之結果,人間之果報漸衰,心鈍體弱,苦多福少也。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幽隱妄想】
 幽隱妄想者,即行陰也。謂眾生一期色身,生化之理,自幼至衰,無暫停息,運運密移,體遷無覺。經云: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一期者,從生至死也。)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原經文)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類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窮生類本,於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元,於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機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流灣環死此生彼,秖見眾生輪迴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見其根,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鵠從來白,人天本竪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改移,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
本段經文意思)
阿難,你應當知道,那些已得正知見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攝心安住在禪定中,的所有善男子(佛稱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聞法也)們,凝定明淨正覺心,使得十類的天魔,都不能得到機會來惱害他,他才能夠專精的鑽研,窮盡一切的探究各類眾生的本源。在本類中,眾生的本元有顯露者,觀照眾生幽隱清明圓融擾動不停的本元。如果在圓融的本元中,生起思慮計度的識心,那麼這個人,就墜入了二個無因論中。第一者、那人觀見生本無有因緣。什麼緣故呢?這個人既然能全部勘破生命的機理。藉著在眼根中的八百功德力,能觀見八萬劫時空內,所有眾生的業識,流注轉灣迴環,在這裡死去到那裡出生,只有看見眾生的業識,在八萬劫時空內,輪迴流轉,八萬劫時空外,就昏暗看不見。便作出這樣的見解,這個世間十方一切的眾生,八萬劫來,是沒有原因而自然生的。因為有了這樣分別計度,所以喪失了具一切智,於一切法,無不了知的覺性,墮落在外道中,迷妄障蔽了正覺性。第二者、這人觀見眾生入沒是無有因緣的。什麼緣故呢?這個人於眾生中,觀見了眾生的根源,知曉人生人,悟到鳥生鳥,烏鴉從來就是黑色的,鴻鵠從來就是白色的,人在天地之間,本來就是兩腳落地直立的,畜生在天地間,本來就是四腳落地橫著站的。鴻鵠的白色,並非洗滌造成的。烏鴉的黑色,並非是由染色造成的。這些境相,從八萬劫以來,並沒有改變轉移過。現在窮盡的觀察這些形相,也是如此,沒有改變過。而我本來就沒看見有正覺,為何還會有成就正覺這等事呢?應當知道,現今一切所有的物相,都是無因本然而生的。因為有了這樣分別計度的識心生起,所以喪失了,具一切智,於一切法,無不了知的覺性,使他墮落在外道中,迷妄障蔽了正覺性。這就取名為第一外道,建立了無因論。

(原經文)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遍常論。一者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循環不曾散失,計以為常。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住;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體恒不曾散失,計以為常。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受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恒故;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窮不失性,計以為常。四者是人既盡想元,生理更無流止運轉,生滅想心今已永滅,理中自然成不生滅,因心所度計以為常。由此計常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
本段經文意思)
阿難,那些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攝心安住在禪定中,的所有善男子(佛稱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聞法也)們,凝定明淨正覺心,天魔找不到機會來惱害他,他窮盡一切的去觀照、探究,各類眾生的根本源頭,觀見眾生幽隱清明圓融擾動的本元。如果在圓融恆常眾生的本元中,生起思慮計度的識心,那麼這個人,就墜入了四個遍常論中。第一者、這個人窮盡的探究,眾生心性與物境性,這二處的生、滅無有因緣,由修習能知道,在二萬劫的時空中,十方世界中一切眾生,所有的生滅,全部都是循環不停,並沒有散失過,他就認為這是恆常不滅了。第二者、這個人窮盡的探究,地、水、火、風這四大種的根本源頭,觀見地大性堅,水大性濕,火大性煖,風大性動,這四大的種性、恆常安住不滅。經由修習能知道,在四萬劫時空中,十方世界中一切眾生,所有的生滅性,這四大全都是恒常不滅,並沒有散失過,他認為這就是恆常不滅了。第三者、這個人窮盡的探究,末那識相續執持攝受前六根識為我,在心意識,根本源頭的地方,識性常住恒存。經由修習能知道,在八萬劫的時空中,一切眾生,都是循環往復不會散失,本來就常住不滅。窮盡到底,本性從來沒滅失過,他認為這就是恆常不滅了。第四者、這個人,既然窮盡到想蘊的根本源頭,生理上,已經沒有流動、停止、運轉等等的作用,生滅妄想的心念,現在都已經永遠的息滅。理體中自然變成不生滅。因為心識的分別計度,思量這就是恆常不滅了。因為產生了計度為恆常不滅的見解,所以喪失了,具一切智,於一切法,無不了知的覺性,使他墮落在外道中,迷妄障蔽了正覺性。這就取名為第二外道,建立了圓常論。

註:【奢摩他】【正遍知】【末那】【末那識】
【奢摩他】
(術語)S/amatha,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禪定七名之一。譯曰止、寂靜、能滅等。攝心住於緣,離散亂也。大乘義章十三曰:「奢摩他,此翻名止。攝心住緣。目之止。」慧琳音義十八曰:「奢摩他,唐云止。」慧苑音義上曰:「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靜。謂正定離沈掉也。」圓覺略疏三曰:「奢摩他,此翻云止,定異名,寂靜義也。謂於染淨等境心不妄緣故。若准涅槃經釋,即名能滅、能調、寂靜、遠離、及能清等。」了義燈五本曰:「奢摩他,此云心。」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正遍知】
(亦名正等覺),謂具一切智,於一切法,無不了知,故號正遍知。以一切法平等開覺一切眾生,成無上覺,故號正等覺。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末那】
唯識翻意。或云執我,亦云分別。唯識宗云:具足應言訖利瑟吒耶末那。此翻染汙意。謂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惑常俱,故名染汙。常審思量,名之為意。思慮第八,度量為我,如是思量,唯第七有,餘識所無,故獨名意。復能了別,名之為識。前之六識,從根得名;此第七識,當體立號。識論頌云: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并我慢、我愛,及餘觸等俱,有覆無記攝。大乘入楞伽:大慧問佛:云何但說意識滅,非七識滅?佛言:大慧,以彼為因,及所緣故,七識得生。大慧,意識分別境界,起執著時,生諸習氣,長養藏識。由是意俱,我我所執,思量隨轉,無別體相,藏識為因,為所緣故。執著自心,所現境界,心聚生起,展轉為因。大慧,譬如海浪,自心所現境界,風吹而有起滅,是故意識滅時,七識亦滅。然楞伽經唯明三識,不辨七識者,準此文云無別體相,所以唯說八六二識。起信亦然。通源問:現識屬第八,事識屬前六,何故不言第七識耶?答:七識名染汙意,常時執取第八為我。是則若言第八,必兼第七。故瑜伽論云:賴耶識起,必二識相應。又,事識緣外境時,必依第七。是故不說。宗鏡問:第六能斷惑成無漏,第七不能斷惑,何故亦成無漏?答:謂第七識,是第六所依根,第六是能依識。能依識既成無漏,第七所依亦成無漏。謂第六入生法二空觀時,第七識中俱生我法二執現行,伏令不起,故第七成無漏。問:何故第八是有漏耶?答:第八是總報主,持種受熏。若因中便成無漏,即一切有漏雜染種子,皆散失故,即便成佛。何用更二劫修行耶?問:前五既非是總報主,何故不成無漏?答:前五根是第八親相分,能變第八,既是有漏,所變五根,亦有漏。五根是所依,尚有漏,能依五識,亦成有漏也。宗鏡七識十名:一、六後得名,稱為七識;二、根塵不會,名為轉識(宗鏡云:轉為改轉是不定義,即三性三量三境,易脫不定,方名轉識);三、不覺習氣忽然念起,名妄想識;四、無間生滅,名相續識;五、障理不明,名無明識;六、返迷從正,能斷四住煩惱,名為解識;七、與涉玄途,順理生善,名為行識;八、解三界生死,盡是我心,更無外法,名無畏識;九、照了分明,如鏡顯像,故名現識;十、法既妄起,恃智為懷,令真性不顯,名智障識。FROM:【宋,普潤法雲《翻譯名義集》】
【末那識】
梵語末那,華言意,亦名相續。識,又名分別識。此識本無定體,即第八識之染分,依第八識自證分而生,緣第八識見分,而執為我,為第六識之主執,轉第六識所緣善惡之境,而為染淨,皆由此識也。前第六識名意識,今此識亦名意者,謂第六識,依根而得名。此識當體而立,號第六識。雖能分別五塵好惡,而由此識傳送相續執取也。(依根者,根即意根也。當體者,即分別之體也。)

(原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一者是人觀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從是則計我遍十方凝明不動,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則我心性名之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二者是人不觀其心,遍觀十方恒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劫不壞處名究竟常。三者是人別觀我心,精細微密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其不壞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滅盡名為無常。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
本段經文意思)
又那些在禪定中,的所有善男子(佛稱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聞法也)們,堅固凝定正覺心,天魔得不到機會來惱害他,他窮盡一切的去觀照、探究,各類眾生的根本源頭,觀見眾生幽隱清明圓融擾動的本元。於是在自我、他人中,生起思慮計度的心識,這個人就墜入了四種顛倒的邪見中,生起了一分無常,一分常的見解。第一者、這個人,觀照微妙不可思議光明心性,遍滿十方世界,清澄明淨以為這就是,眾生究竟神妙本我。從這個見解下,就分別計度這個本我,遍滿十方世界,凝定堅固光明不動搖。一切眾生,在我心性中,自生自死。那麼我心性就是恆常了。那些生生滅滅的眾生,真的是無常性了。第二者、這個人不觀照他的內心,但是遍一切處的觀照十方世界,有如恒河中所有沙子的數量,那麼多的國土中。觀見時空散壞的地方,就取名為究竟無常種性。觀見時空不壞的地方,就取名為究竟常。第三者、這個人,特別的觀照自我的心性,精細微妙綿密,就好像微塵那麼微細隱晦。雖然流轉在十方世界中,心性並沒有遷移改變。能讓這個色身立即生,立即滅。這樣流轉不壞的心性,就取名我性常。一切從我心性流出生生死死的物相,就取名無常性。第四者、這個人了知想陰滅盡,觀見行陰流注輪轉。行陰恆常流注輪轉,就分別思量計度行陰為常性。色、受、想等陰,現在都已滅盡了,就名為無常。因為如此思慮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的緣故,使他墮落在外道中,迷妄障蔽了正覺性。這就取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原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三者是人計我遍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由此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
本段經文意思)
又那些在禪定中,的所有善男子(佛稱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聞法也)們,堅固凝定正覺心,天魔得不到機會來惱害他,他窮盡一切的去觀照、探究,各類眾生的根本源頭,觀見眾生幽隱清明圓融擾動的本元。在事物或生變化之時分與方位中,生起思慮計度的人,就墜入四有邊論。第一者、這個人心計度思量這眾生本元,流轉作用不曾停息過。在過去、未來時分中計度思量者,就取名為有邊。在相續流注的心念上計度思量,就取名為無邊。第二者、這個人觀照八萬劫的時空內,能觀見眾生。八萬劫時空以前,寂靜沒有聞見任何境相。沒有任何可以聞見的地方,就取名為無邊。有觀見眾生的地方,就取名為有邊。第三者、這個人計度思量,我心能遍一切處的覺知,得無邊性。那些顯現在我覺知中的一切人。我一點也不能識知他們的覺知性。就取名他們不得無邊之心識。只是有邊的心性。第四者、這個人窮盡一切的觀照行陰空寂。以他在觀照中的心路,籌算計度,一切眾生的身命之中,全都是半生半滅的。明瞭他世界中所有一切境相,一半是有邊,一半是無邊。因為這些分別思慮計度,有邊、無邊的見解,生起的緣故,使他墮落在外道中,迷妄障蔽了正覺性。這就取名為第四外道,建立有邊論。

(原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論。一者是人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處名之為恒;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於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二者是人諦觀其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餘無所言說。三者是人諦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四者是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詰。由此計度矯亂虛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
本段經文意思)
又那些在禪定中,的所有善男子(佛稱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聞法也)們,堅固凝定正覺心,天魔得不到機會來惱害他,他窮盡一切的去觀照、探究,各類眾生的根本源頭,觀見眾生幽隱清明圓融擾動的本元。如果在意識心,所生的見、聞、覺、知中,生起思慮計度者,那麼這個人就會墜入四種顛倒之中,不死矯亂,(謂諸外道,若有人問世間善不善法,或問世間苦集滅道四諦等法,便自稱言:我依不死淨天,不亂詰問。即於彼所問,假託餘事以言矯亂,是名不死矯亂論。)(淨天即梵天。外道計梵天不死,故云不死淨天。不亂詰問者,謂梵天常居靜定,故不雜亂而辯問也。)遍計虛論。第一者、這個人觀照種種變化的源頭,觀見遷移流轉的境相,就取名之為變異。觀見相續無間斷的地方,就取名之為恒常。觀見所見的境相,就取名之為生,不見所見的境相,就取名之為滅。相續無間斷的因性,連續不斷的地方,就取名之為增。正在相續之中,性所離散的地方,就取名之為減。各各境相生起的地方,就取名之為有。各各境相,都在那個地方,相互散滅的地方,就取名之為無。這個人全都用法理觀照過,有意識心分別的見解。若是有求法的人,來問這些法義。他就回答說:我現在是生也是滅。是有也是無。是增也是減。在任何時間他的說法,都像這樣的顛倒混亂。讓那些到他面前問法的人,聽不懂他在說甚麼。第二者、這個人專心一意的觀照他的心,沒有觀見任何境相生起,因為沒有得見任何心相。如果有人來問法,他就回答一個字,只說「無」。除了「無」這個字外,沒有其他的說法。第三者、這個人專心一意的觀照他的心,各各境相相續生起,因有觀見心相生起。如果有人來問法,他就回答一個字,只說「是」。除了「是」字之外,沒有其他的說法。第四者、這個人專心一意的觀照他的心有無俱見,他的心境枝節雜亂,他的心識也是一團混亂。如果有人來問法,他就回答:也有即是也無,也無之中,不是也有,一切的回答,都是矯飭雜亂,讓人不知道他在說甚麼,而且他也不容許他人,窮盡到底的去追問他,由於這思慮計度,矯飭混亂,虛妄空無的見解,使他墮落在外道中,迷妄障蔽了正覺性。這就取名為第五外道。四種顛倒性,不死矯亂(謂諸外道,若有人問世間善不善法,或問世間苦集滅道四諦等法,便自稱言:我依不死淨天,不亂詰問。即於彼所問,假託餘事以言矯亂,是名不死矯亂論。(淨天即梵天。外道計梵天不死,故云不死淨天。不亂詰問者,謂梵天常居靜定,故不雜亂而辯問也。)遍計虛論

註:【知見】【不死矯亂論】【分位】【有邊】
【分位】
(術語)時分與地位也。謂於事物或生變化之時分與地位。是為顯假立法之詞。例如波為水之鼓動分位,故波為假立於水之分位者,離水則波無實法。百法論曰:「三分位故。」是百法中二十四不相應法為假立於色與心或心所三法或生變化之分位者,故是無別體性也。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有邊】
(術語)有之邊際。論有無之理時之語也。世間一切之事物,必假眾緣之和合而生,和合之力,能呈一個之作用,是名有邊。既假眾緣之和合而生,原無自性,既無自性,則不得謂法體為有,是名無邊。見三藏法數八。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知見】
(術語)就意識云知,就眼識曰見,又推求名見,覺了云知。又三智云知,五眼云見。皆為慧之作用。法華經方便品曰:「開佛知見。」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不死矯亂論】
謂諸外道,若有人問世間善不善法,或問世間苦集滅道四諦等法,便自稱言:我依不死淨天,不亂詰問。即於彼所問,假託餘事以言矯亂,是名不死矯亂論。(淨天即梵天。外道計梵天不死,故云不死淨天。不亂詰問者,謂梵天常居靜定,故不雜亂而辯問也。)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瑜伽七卷六頁云:不死矯亂論者:謂四種不死矯亂外道。如經廣說應知。彼諸外道,若有人來,依最勝生道,問善不善;依決定勝道。問苦集滅道;便自稱言:不死亂者。隨於處所,依不死淨天,不亂詰問;即於彼所問,以言矯亂。或託餘事,方便避之。或但隨問者言辭而轉。是中第一不死亂者,覺未開悟。第二、於所證法,起增上慢。第三、覺已開悟,而未決定。第四、羸劣愚鈍。又復第一、怖畏妄語,及怖畏他人知其無智;故不分明答言:我無所知。第二、於自所證,未得無畏,懼他詰問,怖畏妄語,怖畏邪見;故不分明說我有所證。第三、怖畏邪見,怖畏妄語,懼他詰問;故不分明說我不決定。如是三種,假託餘事,以言矯亂。第四、唯懼他詰;於最勝生道及決定勝道,皆不了達。於世文字,亦不善知。而不分明說言我是愚鈍,都無所了。但反問彼,隨彼言辭而轉,以矯亂彼。此四論發起因緣及能計者,並破彼執,皆如經說。由彼外道,多怖畏故;依此見住。若有人來,有所詰問;即以諂曲而行矯亂。當知此見,是惡見攝。是故此論,非如理說。
二解 瑜伽八十七卷三頁云:或說不死矯亂論。應知此中,有二淨天。一、不善清淨。二、善清淨。若唯能入世俗定者;當知是天、不善清淨。於諸諦中,不了達故。其心未得善解脫故。若能證入內法定者;當知是天、名善清淨。於諸諦中,已了達故。其心已得善解脫故。當知無亂,亦有二種。一、無相無分別。二、有相有分別。此中第一、是善清淨天。第二、是不善清淨天。前清淨天,於自不死,無亂而轉。是故說名不死無亂。後不清淨,若有依於不死無亂,有所詰問;便託餘事,矯亂避之。以於諸諦無相心定,不善巧故。先興心慮,作是思惟:我等既稱不死無亂;復有所餘不死無亂,於諸聖諦無相心定,已得善巧。彼所成德,望我為勝。彼若於中,詰問於我;我若記別,或為異記,或撥實有,或許非有。彼於記別,見如是等諸過失已;作是思惟:我於一切所詰問中,皆不應記。又於是中,見有餘過。謂他由此,鑒我無知;因則輕笑不死無亂。有行諂者,作是思惟:我於此中,應如是記:非我淨天一切隱密皆許記別。謂自所證及清淨道。如是思已;故設詭言而相矯亂。彼既如是住邪思惟,遍佈其心;於彼最上清淨天所,故稱我是不死無亂。由懷恐怖而無記別。勿我劣昧,為他所知。由是因緣,不能解脫。以此為室,而自安處。又有愚戇,專修止行;不能以其諂詐方便矯設亂言,但作是思:諸有來問,我當反詰。隨彼所答,我當一切如言無減而印順之。由是計度有差別故,建立四種。FROM:【朱芾煌《法相辭典》】
(原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見我圓含遍國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緣隨我迴復,云色屬我;或復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色。皆計度言死後有相,如是循環有十六相,從此惑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並驅,各不相觸。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
本段經文意思)
又那些在禪定中,的所有善男子(佛稱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聞法也)們,堅固凝定正覺心,天魔得不到機會來惱害他,他窮盡一切的去觀照、探究,各類眾生的根本源頭,觀見眾生幽隱清明圓融擾動的本元。在無盡流注的心識中,產生思慮計度者,這個人墜入,死後有相,引發了顛倒妄想。或是自己堅固執著色身,說色是我。或是觀見,我身圓滿含融遍一切國土,說我有色。或是說他的前緣隨著我迴旋返復,說色附屬於我。或是又說我,依附在行陰中相續不滅,說我在色中。這種種見解,都是思慮計度說死後有相。像這樣的循環流轉,總計有十六種相,的知見產生。從這些知見中,或是分別思慮計度這個是畢竟煩惱,那個是畢竟菩提,這兩種性並駕齊驅,相互之間,並無接觸。因這思慮計度死後有相的見解,使他墮落在外道中,迷妄障蔽了正覺性。這就取名為第六外道,建立五陰中死後有相(有形態可見的意思),心顛倒(謂即於彼能取等義,無常、計常,想倒、心倒、見倒。苦計為樂,不淨、計淨,無我、計我,想倒、心倒、見倒。)論。

(原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顛倒。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繫;知其受滅無復連綴;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此質現前猶不可得,死後云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後相無,如是循環有八無相,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由此計度死後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
本段經文意思)
又那些在禪定中,的所有善男子(佛稱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聞法也)們,堅固凝定正覺心,天魔得不到機會來惱害他,他窮盡一切的去觀照、探究,各類眾生的根本源頭,觀見眾生幽隱清明圓融擾動的本元。如果在先前除滅色、受、想心路歷程中,生起思慮計度者,那麼這個人就墜入,死後無相,引發心顛倒妄想中。觀見色蘊滅了,形相沒有了,所緣的對象也沒有了。觀照想蘊滅了,心沒有了所繫縛的對象,思想念慮也不再生起。了知受蘊滅了,不再有互相接續,而不中斷的對象。積聚有為、覆蓋性也消失散滅了,縱然還有生機理體,但是已經沒有覺受思想念慮了,與無知的草木相同。這樣的形質在生時都不可得了。死後怎麼還會有任何形相呢。因此而認定驗證死後是沒有相的。像這樣的循環返復,就產生有八種無相論。從這個地方或是思慮計度涅槃以及因緣果報,這一切都是空無。就只有名字而沒有實體,成了究竟斷滅(諸法因果各別,故非為常,因果相續,故非為斷,撥無此因果相續之理,謂之斷滅之見。即斷見也。屬於邪見中之極惡者)論者。因為這個思慮計度死後空無的見解,使他墮落在外道中,迷妄障蔽了正覺性。這就取名為第七外道,建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謂即於彼能取等義,無常、計常,想倒、心倒、見倒。苦計為樂,不淨、計淨,無我、計我,想倒、心倒、見倒。)論。

(原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是人墜入死後俱非起顛倒論,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如是循環窮盡陰界,八俱非相隨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又計諸行性遷訛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虛實失措。由此計度死後俱非,後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
本段經文意思)
又那些在禪定中,的所有善男子(佛稱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聞法也)們,堅固凝定正覺心,天魔得不到機會來惱害他,他窮盡一切的去觀照、探究,各類眾生的根本源頭,觀見眾生幽隱清明圓融擾動的本元。在行陰的存續過程中,加上受陰想陰滅了,在這上面雙雙的思慮計度有無,自體中二法互相矛盾衝突,這個人墜入死後俱非的顛倒論中。色、受、想三蘊中,觀見有但又認為是非有。在行陰遷移流轉中,觀見無,但又認為是不無。像這樣的循環返復,窮盡的觀照行陰的範圍,就產生了八種俱非相論。只要一有機緣,全都說死後有相也無相。又因為思慮計度,所有行陰性遷移流轉,不實在的緣故,心識發明,通達了悟,有、無都不是,虛、實失掉了準則。因為這樣,他就思慮計度,死後非有相,也非無相,後面接著來的邊際,又昏暗不明,看不清楚,沒有可說的境相的緣故,這樣的見解,使他墮落在外道中,迷妄障蔽了正覺性。這就取名為第八外道,建立五陰中死後俱非(非有、非無),心顛倒(謂即於彼能取等義,無常、計常,想倒、心倒、見倒。苦計為樂,不淨、計淨,無我、計我,想倒、心倒、見倒。)論。

註:【十六知見】【顛倒義】【顛倒妄想】【有相】【陰】【斷滅】
【十六知見】
﹝出大智度論﹞
謂未見正道之人,於五陰等法中,強立主宰,妄計有我、我所,計我之心,歷於諸緣,即有十六知見之別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我者,謂於五陰中妄計有我也。我所,即五陰身等也。)
〔一、我〕,謂於五陰等法中,無明不了,妄計有我、我所之實,故名為我。
〔二、眾生〕,謂於五陰等法和合中,妄計眾共而生,故名眾生。
〔三、壽者〕,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有我,受一期果報,命有長短,故名壽者。(一期者,謂人從生至死也。)
〔四、命者〕,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有我,命根成就,連持不斷,故名命者。
 〔五、生者〕,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能生起眾事,及計我來人中受生,故名生者。
 〔六、養育〕,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能養育他人,及計我從生已來,為父母養育,故名養育。
 〔七、眾數〕,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眾法有數,故名眾數。(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
 〔八、人〕,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是能修行人,異於不能之人;及計我生人道,異於餘道,故名為人。
 〔九、作者〕,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有身力手足,能有所作,故名作者。
 〔十、使作者〕,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能役使於他,故名使作者。
 〔十一、起者〕,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能起造後世罪福之業,故名起者。
 〔十二、使起者〕,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能令他起後世罪福之業,故名使起者。
 〔十三、受者〕,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之後身,當受罪福果報,故名受者。
 〔十四、使受者〕,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當令他受諸苦樂果報,故名使受者。
 〔十五、知者〕,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有五根,能知五塵,故名知者。(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十六、見者〕,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有眼根,能見一切色相;又計我能起諸邪見、正見,故名見者。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顛倒義】
瑜伽七十七卷九頁云:顛倒義者:謂即於彼能取等義,無常、計常,想倒、心倒、見倒。苦計為樂,不淨、計淨,無我、計我,想倒、心倒、見倒。FROM:【朱芾煌《法相辭典》】
【顛倒妄想】
(亦名微細精想),顛倒妄想者,即識陰也。謂眾生識精之湛,非真湛然,如急流水,望似恬靜,其實流急,細不可見。經云:則湛了內,罔象虛無,名為第五顛倒微細精想。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有相】
有形態可見的意思。FROM:【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陰】
 (術語)謂色聲等之有為法也。其解釋諸師各異。天台謂陰有二義:一陰者蔭覆之義,謂色聲等之有為法蔭覆真理也。二積聚之義,謂色聲等之有為法積聚生死之苦果也。止觀五上曰:「陰者陰蓋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陰是積聚,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淨影取積聚之一義。大乘義章八本曰:「積聚名陰,陰積多法故。」是言色聲等之有為法,多法積聚而為體也。已上二家皆為舊譯,梵語塞建陀Skandha之譯語也。然新譯以譯之為蘊,解積聚之義。為且視舊譯之陰字為陰陽之陰,因許積聚之義不許陰覆之義。若為陰覆之義,則梵語云缽羅婆陀。慈恩之義林章五本曰:「梵云塞建陀,唐言蘊,舊譯名陰(於禁反)。此陰是陰覆義。若言蔭者,梵本應云缽羅婆陀,案陰音應以於今反,陰陽之陰也(陰陽之陰,是陰積之義)。但仁王經曰:「色名色蘊,心名四蘊,皆積聚性,隱覆真性。」又中論疏四末曰:「陰者陰殺也,其義主殺。以此五法能害慧命,是故經中喻旃陀羅。」是如天台之釋,有蔭覆之義。名義集六曰:「蘊謂積聚,古翻陰,陰乃蓋覆,積聚有為,蓋覆真性。」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斷滅】
(術語)諸法因果各別,故非為常,因果相續,故非為斷,撥無此因果相續之理,謂之斷滅之見。即斷見也。屬於邪見中之極惡者。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指人死之後不復再生的邪見。FROM:【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卷十之(5)

(原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或計身滅、或欲盡滅、或苦盡滅、或極樂滅、或極捨滅,如是循環窮盡七際,現前銷滅滅已無復。由此計度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
本段經文意思)
又那些在禪定中,的所有善男子(佛稱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聞法也)們,堅固凝定正覺心,天魔得不到機會來惱害他,他窮盡一切的去觀照、探究,各類眾生的根本源頭,觀見眾生幽隱清明圓融擾動的本元。如果後來的邊際是在無生上思慮計度者,這個人會墜入七斷滅論中。或是思慮計度色身滅了、欲界也滅盡了、苦受也盡滅了、窮盡一切的觀照樂受,樂受滅盡、不斷的捨離直到捨心也都滅盡。像這樣的循環流轉,窮盡一切的思慮計度這七處的邊際,觀見這七處都在眼前銷亡散滅,滅了以後也不再生起。因為這樣而有了死後斷滅(謂人死之後不復再生的邪見撥無因果相續之理,謂之斷滅之見。即斷見也)的知見產生,這樣的邪見,使他墮落在外道中,迷妄障蔽了正覺性。這就取名為第九外道,建立五陰中死後斷滅(謂人死之後不復再生的邪見撥無因果相續之理,謂之斷滅之見。即斷見也),心顛倒(謂即於彼能取等義,無常、計常,想倒、心倒、見倒。苦計為樂,不淨、計淨,無我、計我,想倒、心倒、見倒。)論。

(原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如是循環五處究竟。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
本段經文意思)
又那些在禪定中,的所有善男子(佛稱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聞法也)們,堅固凝定正覺心,天魔得不到機會來惱害他,他窮盡一切的去觀照、探究,各類眾生的根本源頭,觀見眾生幽隱清明圓融擾動的本元。如果在後來以及其後的邊際有,上生思慮計度者,這個人會墜入五涅槃論中。或是會以欲界作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起貪愛渴慕的緣故。或是以初禪(初禪已上,不須分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唯就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而與意識相應,有樂受而與三識相應,且有覺觀之二者),性無憂故。或是以二禪(二禪已上,亦無眼耳身之三識,僅有意識之一,因而惟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無眼等五識,故無樂受,又意識之怡悅麤大,故是喜受而非樂受。但無覺觀二者)內心沒有苦惱的緣故,或是以三禪(是亦僅有意識。有樂捨二受與上相應。此地意識怡悅之相,至極淨妙,故立為樂受),極悅樂相隨的緣故。或是以四禪(僅有意識,唯有捨受與之相應。),苦受樂受都捨離消亡了,不再承受輪迴生滅性的緣故。迷失在有漏(因果不亡曰有,即色界、無色界見、思煩惱也。謂眾生因此煩惱,不能出離色、無色界)色界、無色界天,誤認作這是無生、住、異、滅,解脫涅槃處。把這五個安隱(無有病惱、災橫怖畏處,無老病死等一切怖畏)處,誤認為就是殊勝清淨涅槃的依託處。像這樣循環返復,的思慮計度這五處,到究竟。就此,認為這五陰處是五涅槃處,這個知見,使他墮落在外道中,迷妄障蔽了正覺性。這就取名為第十外道,建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謂即於彼能取等義,無常、計常,想倒、心倒、見倒。苦計為樂,不淨、計淨,無我、計我,想倒、心倒、見倒。)論。

(原經文)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以迷為解自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心魔自起深㜸,保持覆護消息邪見,教其身心開覺真義,於無上道不遭枝岐,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淨標指。
(
本段經文意思)
阿難,以上所說十種在修禪那(此云靜慮。智論云:秦言思惟修)時,會產生的誑惑虛妄的見解,都是行陰與識心交互作用,所顯現的見解體悟。眾生冥頑愚迷,不能自己審度思量辨別,遇到這些境界顯現眼前,就以這些顛倒迷妄的知見,作為聖者的見解,自己宣稱,已經登上聖道果位,犯了大妄語戒,就會墮入無間地獄中,受無量苦。你們必須將如來所說法義,在我入滅後的未法時期中,宣揚開示,這些如來所說法義,普遍的讓所有的眾生心開意解,悟入這些義理,不要讓眾生,自心生起深重的魔障,以保護庇祐護持修行人,讓他們內心的邪見,能消融止息,教導他們,使他們的身心都能開啟正覺,了知如來真實義,在於無上(佛)道的修習過程中,不會遭受心魔的擾害,誤入歧途,不要讓這些修行人內心祈望,只得到少許道業,便誤認為自己的道業已經滿足了。你們應當作為清淨大覺王(佛、世尊)能指出清淨目標的手指,為修行人指出,正確的修行道路。

註:【欲界】【轉依】【四禪天】【涅槃】【有漏】【無為】【安隱】【禪那】【斷滅】
【欲界】
瑜伽一百卷十四頁云:言欲界者:謂下從無間、上超他化、至魔羅宮。其中諸行、皆因欲界煩惱所生。於其三世,與彼煩惱為所依止。彼品麤重之所隨縛,為彼所繫。又欲界中一切煩惱、全未離欲,非定地攝。色無色界一切煩惱、一分離欲,定地所攝。餘煩惱相、如前應知。
二解顯揚一卷十六頁云:一;欲界。謂未離欲地雜眾煩惱諸蘊差別。
三解俱舍論八卷一頁云:論曰:地獄等四、及六欲天、并器世間,是名欲界。六欲天者:一、四天王眾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四、睹史多天,五、樂變化天,六、他化自在天。如是欲界、處別有幾?地獄洲異,故成二十。八大地獄、名地獄異。一、等活地獄,二、黑繩地獄,三、眾合地獄,四、號叫地獄,五、大叫地獄,六、炎熱地獄,七、大熱地獄,八、無間地獄。言洲異者:謂四大洲。一、南贍部洲,二、東勝身洲,三、西牛貨洲,四、北俱盧洲。如是十二、并六欲天、傍生、餓鬼、處成二十。若有情界、從自在天、至無間獄,若器世界、乃至風輪,皆欲界攝。
四解此是欲等六界中之欲界。法蘊足論九卷十九頁云:云何欲界?謂於欲等諸貪等貪、乃至貪類貪生,總名欲界。復次欲貪、及欲貪相應受想行識、并所等起身業語業不相應行,總名欲界。
五解此是欲等三界中之欲界。法蘊足論九卷二十二頁云:云何欲界?謂有諸法、欲貪隨增;是名欲界。復次欲界繫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是名欲界。復次下從無間地獄、上至他化自在天、於中所有色受想行識,是名欲界。
六解此是欲等恚害三界中之欲界。品類足論六卷十五頁云:欲界云何?謂欲貪及欲貪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欲界。
七解 品類足論六卷十六頁云:欲界云何?謂欲貪隨增法。FROM:【朱芾煌《法相辭典》】
【轉依】
(術語)謂菩提涅槃之二果也。轉者,轉捨轉得之義,依者所依之義,指第八識,第八識為依他起性之法,此中藏煩惱所知二障之種子,並無漏智(即菩提)之種子,且第八識之實性,即圓成實性之涅槃也。此中二障之種子為所轉捨之法,菩提與涅槃為所轉得之法。如此則第八識為所轉捨二障與所轉得二果之所依,故名。因之今修聖道,轉捨其第八識中煩惱障之種子,而轉得其實性之涅槃。又轉捨第八識中所知障之種子,而轉得其中無漏之真智(即菩提)謂之轉依。所得之菩提涅槃,謂為二轉依之妙果。唯識論九曰:「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無上覺,成立唯識,意為有情證得如斯二轉依果。」見百法問答鈔八。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四禪天】
(界名)新云四靜慮天,修四種禪定所生之色界四天處也。分別之以受與觀覺(新曰尋伺):
一、初禪天,初禪已上,不須分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唯就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而與意識相應,有樂受而與三識相應,且有覺觀之二者。此地薩婆多部立梵眾梵輔之二天,經部與上座部,加大梵天為三天(薩婆多以之於梵輔天中攝),故初禪天有三天。
二、二禪天,二禪已上,亦無眼耳身之三識,僅有意識之一,因而惟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無眼等五識,故無樂受,又意識之怡悅麤大,故是喜受而非樂受。但無覺觀二者,此地有少光,無量光,極光淨(光音)之三天。
三、三禪天,是亦僅有意識。有樂捨二受與上相應。此地意識怡悅之相,至極淨妙,故立為樂受。此地亦有少淨,無量淨,遍淨之三天。
四、四禪天,此亦僅有意識,唯有捨受與之相應。此地薩,經二部立無雲,福生,廣果,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之八天,上座部於此加無想天為九天(薩經二部攝之於廣果中),故薩婆多部有十六天,經部有十七天,上座部有十八天,大乘唯識與上座部之義同為十八天。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涅槃】
涅槃義別,略有四種:
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有餘依涅槃 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無餘依涅槃 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四、無住處涅槃 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FROM:【明,楊卓《佛學次第統編》】
【有漏】
因果不亡曰有,即色界、無色界見、思煩惱也。謂眾生因此煩惱,不能出離色、無色界,故名有漏。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無為】
(術語)梵語Asam%skr!ta。為者造作之義,無因緣造作,曰無為,又無生住異滅四相之造作曰無為,即真理之異名也。此無為法有三種六種之別,三無為中之擇滅無為,六無為中之真如無為,是正為聖智所證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實相,曰法界,皆無為之異名也。無量壽經上曰:「無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經曰:「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肇論曰:「無為者,取乎虛無寂寞,妙絕於有為。」探玄記四曰:「緣所起法名曰有為,無性真理名曰無為。」華嚴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為,故名有為。有為是無常,無所作為,故名無為。無為即是常也。」大乘義章二曰:「釋有二:一對法外四相以釋,色心等法為彼法外四相所為,虛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無為。二對法體四相以釋,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終異後滅前後集起,評之曰為,虛空等三無彼為故,名曰無為。」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安隱】
瑜伽五十七卷十五頁云:無有病惱,故名安隱。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一頁云:安隱者:謂超過一切人與非人,災橫怖畏故。三解 雜集論八卷十六頁云:何故此滅復名安隱?離怖畏住所依處故。無老病死等一切怖畏,聖住所依,故名安隱。FROM:【朱芾煌《法相辭典》】
【禪那】
此云靜慮。智論云:秦言思惟修,言禪波羅蜜一切皆攝。法界次第云:禪有二種:一者世間禪,二者出世間禪。世間禪者,謂根本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即是凡夫所行禪。出世間禪,復有二種:一出世間禪,二出世間上上禪。出世間禪者,謂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九想、八念、十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練禪、十四變化、願智頂禪、無諍三昧、三三昧、師子奮迅、超越三昧,乃至三明六通,如是等禪,皆是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者,謂自性等九種大禪。淨名疏云:佛心智鑒圓明,豈煩思惟?究竟無學,豈得言修?又翻棄惡,如來純淨之智,何惡可棄?故思惟等義,皆是因也。楞伽經明四種禪:一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觀人無我性、自相、共相、骨[*]、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為首,如是相不異觀,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是名愚夫禪。二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漸增進,是名觀察義禪。三攀緣如禪,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入楞伽,名觀真如禪)。四如來禪,謂入如來地,行自覺聖智,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頌曰:凡夫所行禪,觀察相義禪,攀緣如實禪,如來清淨禪。FROM:【宋,普潤法雲《翻譯名義集》】
【斷滅】
(術語)諸法因果各別,故非為常,因果相續,故非為斷,撥無此因果相續之理,謂之斷滅之見。即斷見也。屬於邪見中之極惡者。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指人死之後不復再生的邪見。FROM:【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原經文)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墮裂沈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鷄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祕,此則名為識陰區宇;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隣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瑠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
本段經文意思)
阿難,那些修習禪定的善男子,如果是行陰已經滅盡的人。所有一切世間,體性幽隱清明擾動共同的這分生機,突然之間毀壞、崩裂、成為極微細粉末、綱目、樞紐等等微小碎塊沈落。補特伽羅——(死生之間的中陰有情,數數的取種種趣,或是死在這兒,能往生在那兒),酬償業報深沉的脈動,這種種的感應都已經斷絕了。在涅槃(寂靜無為)天中,將會有廣大靈明覺悟。就好像雞啼之前,抬頭觀看東方天際,已有了微明的天光。六根虛無形質,寂靜不動,不再馳騁流逸奔放。身心內外清澄明淨,契入無所入的境界。深深的了知通達十方世界中十二種類眾生,承受身命的根本緣由。觀見由於各類眾生,執著各類的本元,所以各個品類之間,不能互相感應召引。若是在十方世界,已經獲得其共同分的。微細識不沈沒消散,而能發明顯現,幽微隱秘之處。這就取名為識陰所覆蓋的區域範圍。若是在於各類眾生之間,能互相感應召引,在已經獲得的共同分中,銷融磨滅六根門的界限,和合共開,能夠成就,各根的見聞識知,彼此之間,都能互通、互用,且各根皆各自清淨無雜。十方世界以及身心各方面,就好像吠琉璃寶珠一樣,內外光明,通透清徹,就取名識陰滅盡。這個修行人,就能超越命濁(命濁是眾生因煩惱叢集,心身交瘁,壽命短促)時期的一切煩惱。觀照這些種種虛無不實境相,生起的緣故,都是以顛倒妄想——即識陰((亦名微細精想),顛倒妄想者,即識陰也。謂眾生識精之湛,非真湛然,如急流水,望似恬靜,其實流急,細不可見。),作為他的根本而產生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